减震器原理是什么
专家解答(1)添加收藏

认证汽车师傅,拥有多年行业工作经验
减震器(也就是常说的避震器)主要用来抑制车子经过坑洼路面时弹簧和车身的晃动。简单来说,它就像个“减震管家”,专门对付弹簧吸收完震动后自己还在蹦跶的情况。汽车装了减震器后,车身晃动会更快消停,开起来也就更平稳。比如你过减速带时,弹簧确实能吸收冲击,但弹簧自己也会弹上弹下,这时候减震器就出手压制弹簧的跳动,不让它一直晃。
在底盘悬架系统里,弹簧这类弹性元件被路面颠簸撞得发抖时,减震器就会并排安装在弹簧旁边,专门对付这些震动。现在大部分车用的都是液压减震器。它的原理其实挺简单:当车架和车轴因为震动上下晃动时,减震器内部的活塞就会跟着上下移动。这时候减震器里的油就会被迫从下腔挤到上腔,或者反过来。油在通过减震器内部的细小孔道时,油分子之间以及油和孔壁的摩擦会产生阻力,这些阻力就是用来消耗震动能量的,把震动动能转化成热能散到空气里。
这里有个关键点,减震器的阻力大小跟车轮和车身的相对运动速度直接挂钩。油道的大小固定的情况下,速度越快阻力越大,同时油的粘稠度也会影响阻力。不过阻力也不能太大,不然悬架会变硬,甚至让减震器接口处吃不消。所以设计时要平衡好弹簧和减震器的关系:
1. 当减震器被压缩(比如车轮向上顶)时,阻力要小,让弹簧能先吸收冲击;
2. 当悬架回弹(车轮向下拉)时,阻力要大,快速把能量耗掉;
3. 当震动特别剧烈时,减震器要自动开大油道,避免承受过大的冲击力。
现在车上用的大多是双向作用减震器,也就是能同时管压缩和回弹两段行程。举个例子,压缩行程时活塞往下压,下面的油被挤到上面,部分油会通过流量阀流过去,剩下的从储油罐回流。回弹行程时活塞往上拉,上面的油不够用,储油罐的油又得补上来。因为回弹阀的弹簧更硬,油道更细,所以回弹时的阻力比压缩时更大,这样就能更快把震动压下去。这种设计既保证了舒适性,又不让悬架变僵硬。